3月22日,第一届“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论坛在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举行。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交流局原局长、研究员杨明伟,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副校长陆伟以及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学锋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行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湘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十余所兄弟院校和中共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湖北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来自《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苏区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研究》《学习与实践》《湖北社会科学》《学校与思想教育》《党史天地》等专业期刊及江西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的资深编研专家以及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的百余位师生参会。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回顾与展望:新时代中共党史人物研究”。

论坛开幕式环节由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院长罗永宽教授主持。陆伟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一年多前,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指导下,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在各方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心取得了诸多成果,为今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他进而从坚持唯物史观、融入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教学、发挥多平台协同优势等方面,对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要求,并希望能在大家的继续支持和中心的持续努力下,做出更具分量、更有价值的实绩,为推动党史研究事业蓬勃发展、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实现党的长期执政贡献力量。
李福珍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重要课题。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历史悠久、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担负着广泛拓展和深化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重要任务,希望未来能与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一道,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智慧。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李捷会长强调了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他形象地将党史通史研究比作“骨”,将党史人物研究比作“肉”,认为党史人物研究让党史研究更加丰满,也更加鲜活。他还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如何做好“通”与“专”的结合、“叙事”与“叙人”的结合、人物思想研究和历史研究结合、人物群体研究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结合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见解。

论坛设置了四个主题报告阶段。第一阶段主题报告由《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社长、主编谢成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能否推动党史人物的群体研究”和“国家新的制度性安排能否为党史人物研究带来新的重大问题”两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在分析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性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党史人物研究中“崇德”的重要性,认为要从当时人物的事迹中挖掘其崇高的品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中共党史教研部柳建辉教授指出,党史研究必须是科学和全面的,要避免主观主义,避免把历史看成少数人的创造。此外,还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人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齐卫平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蓬勃发展给党史人物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空间,但当前仍面临着研究成果多、研究空间窄、非核心人物研究欠缺、理论深度不够等多重困难。应将党史人物研究与党中央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史研究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交流局原局长杨明伟研究员表示,党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既是学术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对党和国家整个历史的全局性认识和判断,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唯物辩证的方法。他进一步结合党的历史决议反映的政治智慧,就如何开展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进行了阐述。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丁俊萍教授指出,应加强杰出女性群体、英烈群体等党史人物群体研究,针对不同的人物群体应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
第二阶段主题报告由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中共党史党建系主任李向勇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陈金龙教授指出,党史人物研究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坚持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坚持中国与世界相结合。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湖北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何光耀研究员指出,加强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保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做好口述史料的采集、甄别和修订工作。《苏区研究》郭若平主编以“青年毛泽东政治意识的初步形成”为例,指出当前党史人物研究要突破大而化之的模式,聚焦人物的行为过程与思想路径,不断深入细节研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道炫教授认为,开展党史人物研究应秉持诚实面对和尊重历史的态度,给出一个更生动、更鲜活、更符合历史具体形态的解释,他以杨静远日记为例,具体分析了革命年代左翼青年知识分子转变的心路历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靖北指出,应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党史人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他以“学习陈云关于党的支部两项最基本任务的重要论述”为题,阐述了党史人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侧重点。南昌大学副校长陈始发教授指出,新时代加强党史人物研究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成就的需要,是理解和传承我们党伟大精神谱系的需要,也是深刻推进新时代思政课资源价值转化的需要,应加强对党的主要领导人物、新时代的英模人物、新时代的青年群体等党史人物的关注。

第三阶段主题报告由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李华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王跃教授指出,一些地方具有影响力的党史人物故事,是高校思政课亟待开发的重要资源,将相关人物事迹和思想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南开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纪亚光教授认为,关于革命家庭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亟需展开,应从革命家庭的特定概念出发,深化对党史人物的理解,探寻革命家庭的意义和影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北星研究员指出,对人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要旨,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党史人物研究要守唯物史观之正,大历史观之正,创内容丰富拓展之新,学科交叉融合之新。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教授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不能”等思想,总结了科学评价党的领袖人物的根本遵循和主要方法论。南京大学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院长王建华教授指出,研究党史人物应回到常识和组织的双重维度,既进行个人研究,又进行群体研究,这是深化研究中共党史人物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程美东教授认为,党的老一辈领导人等重要人物传记将丰富的党史内容化繁为简,是学习党史的重要路径。湘潭大学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副院长张海燕教授指出,大数据思维是深化党史人物群体研究的重要手段,使用大数据进行党史人物群体研究具有其优势,可以强化历史人物研究的客观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院长王智教授以“雨花英烈与新时代革命话语重建”为题,分享了党史人物研究的心得。
第四阶段主题报告由《党史研究与教学》王昌副主编主持。江西人民出版社李月华副社长针对当前党的先驱人物出版读物重政治评价、轻事迹挖掘,个体性研究较多、群体性关注较少等现象,提出开展党史人物研究要结合自身长期关注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使用权威史料,既要讲究思想性和政治性,又要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张学峰主任指出,武汉党史资源丰富,挖掘和弘扬武汉党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能有效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华中师范大学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钟徳涛教授指出,研究党史人物应回归常识,在既往学术研究基础上结合领导人最新讲话、当代最新理论拓宽研究领域。他还强调了研究党的早期领导人重要思想的发展,以及党史人物群体的共同特征和特点的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黄岭峻教授提出党史人物应注重分类研究,并深入探讨了根据社会化特征对党史人物进行合并分析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湖北大学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徐方平教授以夏衍等人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所作出的贡献为例,阐述了党史人物研究坚持大历史观、回归群体研究的可行性。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徐嘉鸿副教授分享了她关注党史女性人物研究的心路历程和未来的研究规划。
最后,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宋俭教授作总结。他指出,这次论坛的特点可以用一个“高”来概括。一是高端,与会专家都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二是高兴,论坛恰逢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珞珈三月,各方专家老友相聚在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最美的季节,高兴是本次论坛洋溢的主调;三是高论,专家报告高见迭出,是一次思想交流与观点交锋的学术盛宴。专家们围绕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面临的诸多困境和解决方案,探讨了如何将党史人物研究应用到思政课教学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之中,深度交流了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话语,集中讨论了关于党的领袖人物、先驱人物、地方性党史人物等个体和群体的相关研究。本次论坛站位高远,主题突出,论点纷呈,对推进新时代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于2024年1月27日在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揭牌成立,系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与awc777万象城娱乐官网充分沟通协商下,在2000年成立的刘少奇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建成。研究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旨在致力于探索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思政课教学的良性互动,为中共党史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学术支撑。
(文字/桂奕菲 陈灿)